把“一”读为“幺”,最早 起源于民间。“幺”在汉语里有 微小、细小、幼小的意思,与数目字中最小的“一”相对应,不少人家里排行最末的孩子都被叫做“幺妹”“幺儿”。
在 编号时用“幺”代指“一”是人们更常见的用法,尤其用于 骰子、骨牌、麻将等领域。在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,黛玉嘲笑湘云不会讲儿化音,就举了“赶围棋”的例子:
“
偏是咬舌子爱说话,连个‘二’哥哥也叫不出来,只是‘爱’哥哥‘爱’哥哥的。回来赶围棋儿,又该你闹‘ 幺爱三四五’了。
“赶围棋”是《红楼梦》中常提到的一种游戏,一般都要用到骰子。“幺”指的正是 骰子里的一点。成语“呼幺喝六”指的就是赌博掷骰子时希望得彩而高声大叫的情景。
麻将中的“幺鸡”,也是“一条”的替代
但这种读法真正普及开来,还要得益于 军用。
007詹姆斯·邦德来了,也得变成“洞洞拐”
这套规则也用在 交通运输领域,同样是为了解决不同地区数字发音不同的问题。比如在铁路运输中就会采用这样的读音:
“
幺两洞三次列车
拐道停车,司机明白!
在国际上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,例如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航空通信中应用标准解释法,例如把“A”读做“Alpha”、“B”读做“Bravo”,能有效避免各国英语发音不同的问题。
+
数字的汉字还可以这样写!
表示数字的汉字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“两”“俩”“仨”等偏口语化的字;一类是“廿”“卅”“卌”等记数字。
liǎ
俩
sā
仨
俩的本意是“ 两个人”,引申为“ 两个”。例如我们常说的爷俩、娘俩。俩也可以指某物 数量不多,只有几个,比如 “你口袋里就有俩钱儿”说的是你没多少钱。
“仨”也是数量词,表示“ 三个”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“仨”还含有 三个不同个体的意味。最经典的例子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《 我们仨》,书里用简洁细腻的语言将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,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真情。
书中展示了不少“他们仨”的合照,十分温馨
niàn
廿
sà
卅
xì
卌
bì
皕
这几个字产生的年代很早,它们的记数意义在汉代的《说文解字》里就已经体现出来。宋代文学家洪迈曾作散文《 廿卅卌字》,文中第一句就提到:
“
今人书 二十字为廿, 三十字为卅, 四十为卌,皆《说文》本字也。
在阿拉伯数字普及以前,廿、卅、卌一直在 记数和纪年方面有很高的使用率。例如 廿四史,也叫二十四史,是我国历朝历代正史的合称。清代史学家赵翼就曾撰写《 廿二史札记》,对前代历史进行整体考察。
再如 ,五卅运动:指 1925年5月30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。
皕更是“字如其形”,意为“ 两百”。浙江湖州市有“ 皕宋楼”,是清末文人陆心源藏书楼,名列著名的“四大藏书楼”。其中藏有宋代刻印的古籍200种之多(实际不及此数),十分珍贵,故以此命名。
皕宋楼外观
+
英文特殊数字表达大赏
英语中的数字表达也多种多样。
小于1
quarter 四分之一;一刻钟;三个月
three quarters 四分之三
从一到百
single 单一的
double 成双的
couple 两人
dozen 十二;一打
a baker's dozen 十三
decade 十年
score 二十
two score of 四十个
fortnight 两星期
century 世纪;一百年
bicentenary 两百周年纪念的
大数目
million 百万
one hundred million 一亿
billion 十亿
trillion 万亿;兆
这些关于数字的小知识,
你学会了吗?
别忘了给阿研点个赞呀~
实习生:蒲佳易 编辑:小妖子
外研社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来源:外研社
老规矩
觉得长知识的
点赞、在看、分享为敬
科普
科普 | 为什么冬奥顶流“冰墩墩”的英文名是Bing Dwen Dwen?
科普 | 高亭宇说的“格路”是什么意思?没有东北话十级真翻译不出来!
科普 | 反差萌!“虎”作姓氏时不念“hǔ”,而念“Māo”?
科普 |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?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
科普 | 王力宏深夜发文回应,我硬生生揪出了三十多处错误
科普 | 思聪真的是舔狗吗?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下
科普 | “拿来吧你”是什么梗?让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
科普 | “躺平”是什么梗?如何看待年轻人“躺平”的现象?
科普 | “煤气灯效应”是什么梗,用英语怎么说?
干货 | 电影《我和我的父辈》的英文名为啥是这个?
干货 | 电影《长津湖》的英文名为啥是这个?
科普 | 看《长津湖》学英语:三八线为什叫38th parallel?
干货 | 《你好,李焕英》英文名为何用这个?
科普 | 男导师的妻子叫“师母”,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?
科普 | 为什么可以说“我爸爸”“我妈妈”,却不能说“我狗”?
科普 | 拼音“o”读“欧”还是“窝”?教育部语信司这样回复
科普 |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:“yyds”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?
科普 | “牛轧糖”的“轧”到底读“gᔓzhá”还是“yà”?
科普 | 身份证上的“Ⅹ”到底怎么读?
科普 |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?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?
科普 | 为什么“人民大学”译为Renmin University,而不是People’s University?
科普 | 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上线!孔子的英文名为何是Confucius?
科普 | “No.”并不是Number的缩写,而是这个词
科普 | “别cue我”的cue在英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“AA制”里的两个“A”分别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A4纸的A、2B铅笔的B都是啥意思?
科普 | 为什么睡觉用“zzz”表示?
科普 | “人民币”的缩写竟然不是RMB?原来我们错了这么多年!
科普 | 今天,你emo了吗?emo是什么梗?
科普 | 《自然》最新研究:日语、韩语或都发源于中国东北
科普 | 为什么说“元宇宙”的“元”是个糟糕的翻译?
科普 | “社交牛B症”是什么梗,用英语怎么说?
科普 | App,Emoji,YouTube……这些词我们一直都读错了?
科普 | Mojito译成“莫吉托”是标准的中式翻译错误
科普 | 《三十而已》《二十不惑》爆火!剧名为何这样翻译?
科普 |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A爆了!这里的“A”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7-ELEVEn,n 为什么是小写?
科普 | “PK”“VS”“K.O”分别是哪些单词的缩写
科普 |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∶0称为one love?
科普 | “月亮”的英语竟然不是 moon!
科普 | 这些“动物”可以当动词用,你知道吗?
科普 |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门外语?
科普 | 英语专八相当于什么水平?
语言服务资源共享
学术资讯分享
学术资源共享
学术交流共进
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
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
欢迎加入
在【语言服务】公众号对话框
回复“资源共享”
获取进群方式
语言服务
14万+语言学人已关注
微信号:Language-service
投稿邮箱:yuyanfuwu@yeah.net
欢迎后台留言
点击
阅读原文
获取更多科普趣文
大家都“在看”,就差你啦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