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是新军衔制施行的第二年,一批新毕业“本科少尉”即将踏入军营,开启新的征程。
按照新军衔制,本科少尉需要在“尉官”军衔至少度过9个年头,才能晋升到“校级”军官,同以往相比,新毕业本科少尉的成长之路已经呈现新的特征,如何科学规划未来成长之路,尤其重要。
按照新军衔制,尉官晋升年限规定如下:
排级主官,少尉, 17—19级,最低任职年限2年,
连级副职,中尉, 15—18级,最低任职年限3年,
连级主官,上尉, 14—17级,最低任职年限4年。
相较以往,尉官的任职年限拉长,有充足的时间在连以下岗位淬火锻炼,但更需要准确规划自己未来的成长步骤,为晋升校级军官打下基础。
根据军官相关任职规定,集团军以上机关选拔人才的条件一般需要满足“2+2”,即“2年基层主官经历2年旅(团)机关经历”,而相关“大选调”的岗位要求,同样青睐“少校军衔且满足“2+2”条件的年轻军官”。
能够被选拔进入军级以上机关,或者通过“大选调”进入科研院所、国防动员系统、大单位的直属单位,便能接触更大的平台,拥有更广阔和发展空间和美好前途,这应该是志在军营建功立业、有明确目标的年轻军官的前进方向。
展开全文
因此,至少9年的尉官经历可做如下规划:
1、排长岗位工作至少2年,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排长;
2、提拔副连职后争取进入旅(团)机关从事机关参谋、干事、助理工作,并工作满2至3年;
3、机关任职满2至3年,回连队担任连长、指导员。
这样,在至少9年的时间内完成上述“2+2”履历。
当然,这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路线,能否实现就因人而异了。这里,最为关键的是,每个成长环节都需要夯实基础、练好本领,不然,即使机会来了,可能也不一定能够抓住。
举例来说,旅(团)机关从事参谋、干事、助理工作,主要接触的是“办文、办会、办事”,虽不同于基层当排长抓管理、训练,但如果想提高机关工作质量,却需要灵活运用在当排长的过程中积累的抓管理、训练的经验和方法,尤其是能够针对当下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得出的有益思考和应对措施,比如大学生士兵比例增加给基层带兵带来的新问题及应对等等。
另外,机关公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,一般理工科毕业的恰恰在这方面是短板,这都需要自己有意识的、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。
因此,新毕业的本科少尉们,一方面,要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,明确目标才能有前进的方向;另一方面,需要脚踏实地,切不可好高骛远,要在每一个岗位都能达成该岗位需要达成的能力,一旦机遇来临,便牢牢把握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